0

卡爾達諾價格預測,因為區塊鏈鎖定的總價值將在 300 年上漲 2023% – ADA 能達到 10 美元嗎?


ADA/美元圖表。來源: 交易觀點

卡爾達諾(ADA)是支援智慧合約的卡爾達諾區塊鏈的加密貨幣,在週二加密市場拋售壓力上升的情況下繼續遭受損失。

因此,價格預測仍然悲觀。

ADA/USD上一次易手,當天下跌約0.5%的0.36美元,上周跌幅約為3.4%,此前ADA週一跌破0.38美元附近的關鍵支撐位。

不過,就目前而言,ADA價格正受到200天移動平均線(DMA)略高於0.35美元的堅定支撐的支撐。

事實上,空頭周一試圖將價格推低至這一水準以下,但無濟於事。

雖然從200DMA反彈是一個好兆頭,但周二反彈的前景可能仍然有限,卡爾達諾在比特幣和乙太坊等其他主要區塊鏈上看到的相同容量問題中苦苦掙扎,這可以說是過去幾天一直在打壓加密貨幣情緒。

卡爾達諾的區塊鏈在交易佇列開始形成之前接近達到其最大交易處理能力,就像在模因硬幣熱潮中對比特幣和乙太坊網路上的區塊空間的更高需求一樣,交易費用飆升。

週二可能阻止多頭的另一個因素是週三迫在眉睫的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報告,該報告被吹捧為本周最重要的宏觀風險事件。

ADA可能會根據通脹數據相對於預期的情況以及這是否影響對美聯儲利率計劃的預期而飆升或下跌。

卡爾達諾 (ADA) 價格預測,因為鎖定在區塊鏈上的總價值在 2023 年增長了 300%

鑒於加密貨幣最近看跌突破下降三角形,卡爾達諾的風險傾向於新的下行空間。

儘管最近幾周加密貨幣的區塊鏈生態系統顯示出一些健康的增長跡象。

根據DeFi Llama提供的數據,鎖定在卡爾達諾區塊鏈或總價值鎖定(TVL)智能合約中的加密貨幣的美元價值最後約為1.7億美元,自今年年初以來上漲了近300%。

這意味著投資者一直在將資金轉移到卡爾達諾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生態系統中,以抓住提高收益產生的機會,從而提高生態系統的流動性。

儘管如此,ADA可能很快就會在0.35美元區域重新測試其200DMA,並在此過程中測試去年12月底開始的上升趨勢。

只要ADA能夠保持在上升趨勢(和200DMA)之上,牛市理論應該保持不變。

如果沒有,則很有可能測試3月份的0.30美元低點。

ADA 能達到 10 美元嗎?

從 2018 年牛市高點(1.31 美元)的頂部到 2020 年熊市低點(低於 0.02 美元),ADA 損失了驚人的超過 98%。

然後,它在 2021 年牛市高峰期實現了超過 170 倍的反彈,創下 3.13 美元以上的歷史新高。

當ADA去年跌破0.24美元時,這標誌著從2021年的高點回撤了92%以上。

如果歷史重演,ADA將從這些低點上漲170倍,這意味著ADA價格將反彈至40美元以上。

現在,這可能有點樂觀。

隨著更廣泛的加密貨幣市場,卡爾達諾作為一種資產正在成熟,這意味著它在牛市高點和低點之間的波動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不那麼極端。

但是,在即將到來的牛市中,ADA 能否在即將到來的牛市中從 2022 年的低點上漲 40 倍,達到每個代幣 10 美元?

如果比特幣等公司在未來幾年內每個代幣的收益達到數十萬美元,而乙太幣在未來幾年內突破1萬美元,那麼卡爾達諾沒有理由不能實現強勁的指數級收益。

許多多頭將把10美元作為長期利潤目標。

立即購買卡爾達諾

要考慮的更環保的卡爾達諾替代方案 – 生態特拉 (ECOTERRA)

投資者應始終注意使其加密貨幣持有多樣化。

一些投資者可能想要考慮的一種高風險高回報的投資策略是參與加密貨幣預售。

這是投資者購買新興加密專案的代幣以幫助資助其發展的地方。

這些代幣幾乎總是以非常便宜的價格出售,並且預售的歷史悠久,為早期投資者帶來了巨大的指數收益。

其中許多項目背後都有出色的團隊。EM 和提供革命性加密應用程式/平臺的偉大願景。

如果投資者能夠識別此類專案,其預售投資的風險/回報非常好。

Cryptonews的團隊花了很多時間梳理預售專案,以幫助投資者。

該團隊認為具有非常強大潛力的一個專案是Ecoterra。

Ecoterra是區塊鏈運行的綠色生態系統的原生加密貨幣,可激勵環保行為。

Ecoterra的生態系統包括回收賺取(R2E)平臺,碳補償市場,回收材料市場和影響概況。

綠色 web3 初創公司的 R2E 應用程式在任何使用反向自動售貨機 (RVM) 的國家 /地區都受支援,這意味著一個巨大的潛在市場。

Ecoterra正處於ECOTERRA代幣預售的第四階段,代幣目前的價格僅為0.00775美元。

該項目剛剛通過了籌集近340萬美元的巨大里程碑。

潛在投資者應注意,預售價格將很快上漲至0.0085美元,該代幣將在交易所以0.01美元的價格上市 – 比當前水平上漲近30%。

在這裡訪問生態特拉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