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交易是虛擬資產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 梁鳳儀,首席執行官 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
在最近的一次演講中,梁說,這個城市國家認識到加密交易的重要性,並補充說,它歡迎相關技術應用於金融服務,包括債券代幣化和投資基金。
首席執行官還提到, 香港在 2022 年 11 月加密貨幣交易所 FTX 崩潰後,對 Web3 監管的接受對其虛擬資產生態系統的發展至關重要。
她概述了虛擬資產供應商的新許可制度將如何確保投資者在考慮金融機構面臨的風險時受到保護。
在她看來,將虛擬資產供應商納入監管體系是在FTX破產後擁抱創新和加強市場信任的唯一途徑。
在FTX崩潰后,香港開始採取措施,以減少與中心化交易所相關的監管風險。
2022年12月,其立法會將虛擬資產服務供應商納入規管傳統金融機構的同一法例。
此外,該市的金融監管機構於6月1日實施了新的加密貨幣監管框架。
新規則為希望在香港開展業務的數位資產交易所引入了嚴格的反洗錢準則和投資者保護法。
它還允許散戶投資者交易虛擬資產,而不是將數字資產交易限制在專業投資者和擁有至少100萬美元可融資資產的交易員身上。
香港向銀行施壓,要求他們與加密貨幣客戶接觸
本月早些時候, 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 被質疑的銀行包括 滙豐銀行, 渣打銀行和 中國銀行 為什麼他們不接受加密貨幣交易所作為客戶。
金管局告訴銀行,對這些潛在客戶的盡職調查不應“造成不必要的負擔”,特別是“對於那些在香港設立辦事處以尋找機會的客戶”。
此舉出臺之際,該市最近明確表示希望重建其作為該行業中心的地位。
早在 2 月份,政府甚至撥款 5000 萬元人民幣(700 萬美元)來加速 Web3 的開發。
隨著越來越多的加密公司繼續搬到這個城市國家享受友好的監管環境,這些努力表面上得到了回報。
上個星期 香港財政司司長 Paul Chan Mo-po表示,超過150家Web3公司在該市建立了業務 數碼港 在過去的 12 個月裡。
陳補充說,數碼港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全資子公司管理,共有1,900家企業。